夜已深,黎小芸被哥哥接走了。
李向阳躺在床上,回想着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。
从重生归来,到遇见黎小芸,再到即将举办婚礼,一切仿佛就在昨天。
天还没亮,鞭炮声就在小梁村炸响。
李向阳早早起来,换上新做的蓝色中山装,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。
儿子,林芝帮他整理衣领,眼中含着泪花,没想到这么快就到这一天了。
娘......李向阳喉头一哽。
好了好了,林芝擦了擦眼睛,今天是喜事,不哭不哭。
院子里热闹非凡,锣鼓声、欢笑声此起彼伏。
王二狗穿着一身新衣服,腰板挺得笔直:新郎官,该去接新娘子了!
李向阳点点头,激动的出发了。
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,几乎半个村子的人都来帮忙。
当队伍来到知青点时,黎家送亲的亲人已经在门口等候。
来啦!黎父笑着说,但眼圈有些发红。
爸,妈,我来接小芸。李向阳笑着说道。
进去吧,黎母招呼道,小芸都准备好了。
推开门的一瞬间,李向阳愣住了。
黎小芸穿着一身大红的新衣裳,头上盖着红盖头,安静地坐在床边。
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,为她镀上一层金边。
这一刻,李向阳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
新郎官发什么呆呢?王二狗在外面起哄,快把新娘子接回家啊!
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。
李向阳走上前,轻轻牵起黎小芸的手。
走吧,回家。他柔声说。
黎小芸隔着红盖头点点头,任由他牵着往外走。
新娘子出来啦!不知是谁喊了一声,整个村子都沸腾了。
黎母站在门口,看着女儿被扶上马车,忍不住抹了抹眼睛。
黎父拍了拍她的肩膀,眼中也含着泪光。
看着女儿出嫁,再强硬的父亲也会心软。
马车缓缓启程,车轮碾过铺满红纸的泥土路。
李向阳骑马跟在一旁,不时回头看看马车里的黎小芸。
虽然隔着红盖头看不清她的表情,但他知道,此刻的她一定和自己一样幸福。
回到李家院子时,院门口已经摆好了香案。
李母站在门前,手捧香炉,眼中满是慈爱。
李小花穿着新做的红裙子,蹦蹦跳跳地跑过来,想看看她的新嫂子。
小花,别闹。李母轻声呵斥,但语气中带着笑意。
李向阳小心翼翼地扶着黎小芸下了马车。
院子里早已铺好红毯,从大门一直延伸到新房门口。
李向阳牵着黎小芸的手,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香案前。
檀香袅袅升起,春风轻拂,带来阵阵花香。
一拜天地!
两人弯腰,恭敬地朝天地叩首。
二拜高堂!
李母端坐在太师椅上,看着儿子儿媳向自己跪拜,眼泪不住地往下掉。
一旁的黎父黎母也双眼通红。
夫妻对拜!
礼成!
鞭炮声再次响起,震耳欲聋。
院子里早已摆满酒席,香气四溢。
村里的妇女们端着菜肴穿梭其间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
王二狗举着酒杯,带头开始敬酒:今天是我兄弟大喜的日子,大家伙吃好喝好!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
院子里的气氛越发热闹。
李向阳笑着应酬,不时转头看看身边的黎小芸。
她换上了一身大红旗袍,正和马红霞低声说着什么,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。
正当此时,郑德发拄着拐杖,在儿子的搀扶下走来。
老人家虽然年事已高,但精神矍铄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。
向阳!老郑的声音中气十足,今天可是你的好日子啊!来,这是我的一点心意。
老郑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,又招呼儿子将一个木箱抬了上来,还有我珍藏多年的山货,送你了,添个彩头。
这太贵重了......
话音未落,马老三不甘落后走来,身后跟着程世昌和林守业,三人都拎着厚重的礼品。
李兄弟!马老三爽朗地笑道,今天可是你的大喜之日,当哥哥说什么也不能落于人后啊!收着。
他将一个鼓鼓的红包塞给李向阳:一点心意。对了,那边还有几箱好酒,敞开了喝。
程世昌也笑着上前:李兄弟,这是我从城里特意带来的绸缎,给嫂子做衣裳正好。
林守业则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:这是安娜小姐托我带来的,国外的首饰。
就在这时,王景云挽着女儿的手笑着走来,递上一个红包:向阳,这是我和颖儿的一点心意。
第二百二十四章 洞房花烛夜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